<font id="kyd09"><output id="kyd09"><noframes id="kyd09"><font id="kyd09"><output id="kyd09"><noframes id="kyd09">
<dd id="kyd09"><output id="kyd09"><font id="kyd09"></font></output></dd>
<dd id="kyd09"></dd>
<noframes id="kyd09"><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
<font id="kyd09"></font><dd id="kyd09"></dd><font id="kyd09"></font><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
<font id="kyd09"></font>
<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 id="kyd09"></font></font> <font id="kyd09"><font id="kyd09"><tr id="kyd09"></tr></font></font><dd id="kyd09"><font id="kyd09"></font></dd>
<font id="kyd09"><output id="kyd09"><noframes id="kyd09">
<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dd id="kyd09"><output id="kyd09"></output></dd>
<dd id="kyd09"><font id="kyd09"></font></dd>
<dd id="kyd09"><output id="kyd09"></output></dd>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農墾改革 > 正文

訪甘河場長馮穎頡

來源:呼倫貝爾農墾報
作者:邵凡 文存
字體大?。?

甘河農場是大興安嶺墾區第一大場,現有耕地35萬畝,年產糧食3億斤,號稱“墾區三分天下有其一”,場區規模及城鎮設施位于呼倫貝爾農墾之首。歷屆管理局領導很重視甘河農場場長的人選。

現任場長馮穎頡,今年46歲,北京農墾管理干部學院財會專業畢業。他1997年任宜里農場計財科長,2003年被提拔到諾敏河副場長,后來又擔任東方紅農場場長、巴彥農場場長。

在甘河歷屆場長中,屬他最年輕,如今在甘河任職滿4年,他對甘河農場如何認識與評價?甘河發展情況怎樣?我們近日采訪了他。

記者:馮場長您好!很高興和您談甘河農場的事。前不久大墾區監察處處長李文華說,甘河這兩年收回失地近兩萬畝??!這可是了不起的大事。記得老局長姚畏說過,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多一分土地,子孫們就多一口飯。據了解,甘河農場地處村屯包圍,加之土地確權久議不決,保護國有農場耕地成為難事。令人驚喜的是,你們卻能收回流失的耕地,請問,甘河農場是怎樣做到的呢?

馮場長:耕地是農場的命脈。甘河之大就在土地多呀,守土有責,是場長的底線。由于甘河農場所處的周邊環境特殊,保護耕地成了復雜的問題,也很棘手,但又不能不做。有一句話我很贊同,叫“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是你敢不敢為,能不能千方百計地去做、去奮斗,這非常重要!我們沒有回避,而是有理、有據、有節地進行了深入細致地艱苦工作,在班子成員和基層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職工群眾的密切配合下,一是把原有的耕地進行重新測量;二是主動與村屯溝通協調拿回所謂的爭議耕地,當然摩擦是避免不了的,如果怕這怕那你就什么事情也辦不成;三是把施業區內的零散地塊都納入了農場管理。應當說從2013年以來我們這屆班子內外共收回流失耕地足有3萬多畝,雖然沒少付出,成就感還是滿滿的。

記者:這次來甘河感到場部和沿線幾個隊變化很大,場部高樓成片拔起,商業門市遍布街巷,市場繁榮,經濟重鎮,尤其環境與衛生煥然一新,路旁隊區樹草沒少栽種,雖然是幾任領導奮斗的成果,但您這幾年確實沒少付出,您看甘河農場最具特色、最有亮點的地方是什么?

馮場長:甘河歷屆領導非常重視城鎮化建設,特別是上屆領導班子,在集中供熱、下水道排污、危舊房改造、新社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我們在此基礎上擴大了成果。

據統計,2013年以來共投資3億多元用于場隊基礎性設施建設,新建并改造樓房28棟;投資4000萬元,完善集中供熱;新建場區環城路和街巷硬化路26公里;對外交通更加便利順暢,年客流量達到24萬人次;完成了場區主干路的升級、閉路電視、網絡光纖的安裝和商貿市場的改造;完成了場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場區文化墻建設,綠化面積達23萬平方米,樓體全部實現亮化;完善了場部地區供水供電供熱管道線路整治,重點實施了水源地保護工程;新建了職工文化廣場和文體中心;完善了中小學幼兒園、職工醫院和水上公園等設施。我的體會,城鎮化的事務很復雜,種地再累有季節性,而城鎮建設尤其管理是一天也不能停的,而且涉及千家萬戶。

記者:聽您這么介紹,感覺當代的農場已遠遠超越了當初農場的概念,那個時候農場的一切生產是為了開荒種地,全部工作圍繞著生產糧食。如今農場的工作核心正如黨的十九大指出的,把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作為了最終標準。

當然農場城鎮化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城鎮化建設好了也是為農業現代化開辟道路。請問甘河農場在發展城鎮功能、吸納農業富余人員就業等方面有哪些收獲?

馮場長:我們在城鎮化建設上投入的人力、財力超過以往。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從根本上改善職工生活條件,讓農墾人更有尊嚴、有幸福感。二是發展城鎮經濟提升農場二、三產業的比重,擴大非農就業,增加農業員工工資性收入。三是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開辟更廣闊道路。

現在已有稅務、工商、交警、運管、電力、客運站、銀行、移動通訊等21家政府職能部門和服務單位落戶甘河農場。農場城鎮化建設確實帶動了工商、物流、場辦工業、服務業的大發展。場部地區個體工商營業戶達到517家,年提供正常就業崗位近2000個,而且每年都有增加。到目前為止已有農業連隊,包括周邊鄉鎮村民3700人到場部定居生活。

記者:大興安嶺墾區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黑土層厚,有機質含量高,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大豆小麥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生產。是內蒙古東北優質非轉基因大豆的主產區,墾區甘河農場每年種植大豆在15萬畝以上,請問你們在這方面有何成果及打算?

馮場長:我們正在貫徹劉仁剛董事長關于大健康產業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大豆主題農場和大豆之都建設。一是打造高蛋白大豆基地,在全場范圍內推廣種植昊僵2號、黑河系列、嫩奧系列等高蛋白含量大豆9.5萬畝。二是與海天集團等大型企業合作,借助保險加期貨這種方式,走規?;y一經營之路。2017年共投保大豆26799.1畝。三是在大健康產業的指導下,發展優質高效農業,2017年共種植有機轉換大豆6868畝。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公司加基地、期貨加保險和耕地規?;洜I的大豆生產銷售模式的探索。這種保險形式對農場生產大豆的價格和產量進行雙重保障,起到了保護農場的種植收益。這種期貨加保險的投保將對農業現代化產生深遠影響,有利于整合生產要素,加速集約化生產,分離農業富余人員,使耕地經營效益最大化,確保產品可追溯,使大健康產業發展得到保障。

記者:十九大要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夢想。對此,甘河農場是怎么想的,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在哪里?

馮場長:甘河農場雖然耕地面積很大,但人口也多,尤其百畝左右的耕地戶也不少,要如期實現小康,需要加大工作力度。要深化改革,尤其要解放思想轉變舊觀念,動員職工把土地流轉給農場外出務工增加收入,農場要加大扶持職工創業、務工的力度,從政策、融資、信息、場地、技術上為職工發展二、三產業創造條件。

近幾年來,我們始終把職工增收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為從甘河人多地少的情況看,增加收入仍然是工作的難點和重點。

一是發展訂單農業促職工增收。幾年來,農戶因簽不到農業訂單,致使手中余糧賣不上好價錢。我們與海天醬油企業合作,建設高蛋白大豆生產基地,使基地生產的大豆高出市場價格4分錢。目前,農場已收購基地糧6239噸,使職工增收49.91萬元。

二是發展流通促職工增收。幾年來,農場千方百計地為農戶解決賣糧難的問題,尤其是2017年農場當地的大豆市場價格為1.72元/市斤,不少大豆種植戶因價格低盈余少導致手中余糧出售難,為此,農場糧食科以每市斤1.78元的價格敞開收購百姓手中的余糧,目前已收購8264噸,使種植戶們增收99.17萬元。   

三是資金支持助職工增收。幾年來,農場通過多方協調信用社、鄂倫春旗農村商業銀行和內蒙古莫旗包商銀行,場隊兩級干部為職工群眾“跑貸款”,并親自為職工擔保,每年為職工解決貸款約8000多萬元。

四是支持創業促職工增收。農場鼓勵和引導職工走自主經營多元增收之路,并從養殖圈舍用地、資金以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甘河農場青年創業協會為依托,大力支持職工群眾及職工子女創業。2017年,甘河農場共有21名青年成為市青年創業促進會的一員,累計獲得資金扶持78萬元,完成21個創業項目,累計帶動就業60余人。創業青年姜雪2017年5月加入青創會,獲得4萬元資金扶持,創業項目是姜雪托輔藝術中心,中心占地面積200余平,學生160余名,帶動就業7人,7名教師皆大學畢業生,年收益達15萬元。農場也在融資、信息、場地、技術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讓每個有創業愿望的人都擁有自主發展的空間,為職工群眾增收致富謀新路。

五是鼓勵職工大力發展自營經濟創收。2017年重點進行了中草藥的種植工作,到今年年末農場已經種植中草藥2674.1畝;2017年在養殖笨雞方面獲得新突破,一隊職工夏艷成養殖紅公雞500只、三隊職工劉長林養殖紅公雞400只,獲得成功。

同時鼓勵發展養殖業促職工增收。充分利用秸桿資源豐富的優勢,以肉牛、肉羊養殖為重點,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組織職工群眾家家養、戶戶養,形成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格局,全場現在有87戶成為牧業專業戶或農牧結合戶。

通過實施抓增收工程,農場的經濟效益逐年提高,2016年在遭受嚴重干旱災害的情況下,實現生產總值20459萬元、職均收入38899元、人均收入11977萬元,實現利潤1206.9萬元。

記者:據司機說,給您開車不是一般的累,除了節假日星期天不休息外,每天還起早貪黑,甚至吃飯都沒準點,請問您這么辛苦其動力是什么?

馮場長:在甘河農場做場長,壓力很大,前幾任場長都給甘河留下很多財富和積淀,為甘河農場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我個人也想在我任職場長期間不能辜負集團公司的信任和農場父老鄉親的期望,要盡心盡力為甘河農場老百姓多做好事實事,為甘河的職工群眾服好務,所以我不能懈怠,必須倍加努力,為甘河農場老百姓闖出發展之路,這是我的心愿,更是我工作的動力和方向。

記者:您初心不改,圓夢甘河,令人敬佩??!

馮場長:我是甘河農場出生的,我對甘河農場有著不一樣的情懷,甘河農場所取得的成績是甘河農場歷屆班子成員的積累和沉淀,更是我們這屆班子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的甘河夢就是,團結班子成員,帶領全場干部職工,只爭朝夕,全力抓增收、抓建設、抓管理,堅決完成決勝小康的奮斗目標,努力把甘河建設成富裕、文明、和諧、美好的現代化農場,努力讓全體職工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共度安居樂業好時光!

記者:聽了您的介紹,我們備受鼓舞。甘河大場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日期:2018/1/26 10:18:15
美女国产免费
<font id="kyd09"><output id="kyd09"><noframes id="kyd09"><font id="kyd09"><output id="kyd09"><noframes id="kyd09">
<dd id="kyd09"><output id="kyd09"><font id="kyd09"></font></output></dd>
<dd id="kyd09"></dd>
<noframes id="kyd09"><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
<font id="kyd09"></font><dd id="kyd09"></dd><font id="kyd09"></font><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
<font id="kyd09"></font>
<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 id="kyd09"></font></font> <font id="kyd09"><font id="kyd09"><tr id="kyd09"></tr></font></font><dd id="kyd09"><font id="kyd09"></font></dd>
<font id="kyd09"><output id="kyd09"><noframes id="kyd09">
<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dd id="kyd09"></dd>
<font id="kyd09"></font><dd id="kyd09"><output id="kyd09"></output></dd>
<dd id="kyd09"><font id="kyd09"></font></dd>
<dd id="kyd09"><output id="kyd09"></output></dd>